欠薪风暴再次来袭!中超俱乐部被外援警告,危机全面失控_问题_比赛_球员
2025赛季中超联赛已经结束,青岛海牛最终排名倒数第三,成功实现保级。但是在赛后,海牛头号前锋兰克尔泽在社交平台表示,他决定离开球队,原因是无法忍受球队长期欠薪;与此同时,青岛海牛也对外控诉兰克尔泽的种种“不职业”行为。目前来看,双方的矛盾无法调和,分手已经是板上钉钉。
![]()
按照兰克尔泽的说法,他拒绝了青岛海牛的续约提议,并公开指责俱乐部长期欠薪;而青岛海牛也表示兰克尔泽经常威胁俱乐部,例如在比赛前提出预支工资、要求支付额外奖金等过分要求。一时间,兰克尔泽和青岛海牛之间,已经演变成了一个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”的闹剧,再一次将联赛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。某俱乐部因长期拖欠薪资,已经引发外援强烈不满,甚至收到对方以“停止训练与比赛”为威胁的最后通牒。球队管理层一时之间难以给出明确解决方案,让问题不断发酵,内部氛围也被推向紧张边缘。
欠薪在中超并非新鲜事,但本赛季的问题尤为严重。受运营压力、投资减缩与管理混乱影响,俱乐部陷入恶性循环:资金不到位导致拖欠工资,球员情绪低落进而影响成绩,成绩不佳又使赞助与投入继续减少,最终使球队愈发难以维持正常运转。外援作为球队薪资结构中占比最高的一部分,自然首当其冲,当他们失去耐心时,危机便会迅速扩大。
![]()
外援发出警告后,球队训练一度陷入混乱,部分球员消极情绪显著增长。虽然队内核心仍保持职业态度,希望以比赛说话,但现实却让人无奈:没有稳定收入保障,连基本生活安排也难以安心。教练组也对现状感到无力,一方面要稳定军心,另一方面却无法给出明确承诺,只能尽量维持基本备战节奏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这种内部动荡极易传导到赛场上。球队近期状态明显下滑,比赛中注意力不集中、体能下降等问题频繁出现。有些球员甚至出现明显畏缩,不愿在对抗中冒险,这直接影响到球队战斗力,使球队的保级或争冠目标逐渐变得遥不可及。
![]()
实际上,如果了解目前中超一些俱乐部的管理模式,就能明白,其实兰克尔泽和青岛海牛双方所说的问题,都是存在的。青岛海牛欠薪不是秘密,但是对外不会称是“欠薪”,而是“迟发工资”,通常会积压3~6个月一发,这是俱乐部曾对外承认的。但是对一些外援、尤其是兰克尔泽这样刚刚加盟的外援而言,超过两个月没见到发工资,他就会认为这是“欠薪”(实际上按照合同也确实如此),因此开始闹情绪。
另一方面,考虑到外援背后有FIFA撑腰,以及他们在队内的核心地位,为了安抚他们、让他们接受拖欠工资的事实,俱乐部往往会给他们“超球员待遇”,尽可能满足他们提出的要求,目的就是让他们别闹事。所以,海牛会满足兰克尔泽种种“过分”的要求,原因就在于此。
管理层虽试图寻求新资金注入,但由于外界对俱乐部前景缺乏信心,谈判进展缓慢。部分股东也开始考虑退出,使球队的未来更加难以预测。这种不稳定性不仅打击球迷士气,更加重中超整体形象受损的问题。
![]()
归根结底,还是因为青岛海牛财力不济,所以和兰克尔泽闹到现在的地步。对于中超球队来说,哪怕不是海港、申花那样的大俱乐部,只要财务周转稍微健康一些(例如河南队),都能做到按月发放薪水,因为这样可以避免产生很多问题。
从这个角度来看,在财务状况不解决的情况下,青岛海牛的遭遇就是中超很多小球会必然会面临的问题,这是一个无解的死局。一旦遇到兰克尔泽这样性格强硬的外援,后果就是“五毒拌砒霜”、看最终谁能毒倒谁了。
欠薪危机若不能及时解决,中超将再次陷入“伤球员、伤球队、伤联赛”的恶性循环。外援威胁只是表象,真正困住俱乐部的,是运营体系长期不规范、投资模式摇摆不定以及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机制。唯有彻底整改,加强监管,建立稳定的财务结构,才能让中超重新走上正轨。
在危机全面爆发的当下,这支球队的未来正站在分岔路口。若仍无法走出资金困局,当前的闹剧或许只是更深层危机的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