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安06负于山东泰山 名宿徐云龙指出失利真正缘由 观点片面_塞蒂恩_比赛_球员
在中超第23轮比赛中,北京国安客场以0:6惨败给山东泰山。这场惨痛的失利不仅发生在中超豪门北京国安身上,也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关注。
外界普遍认为,北京国安本场失利与主帅塞蒂恩的战术选择和阵容安排有很大关系。其中,塞蒂恩在这场比赛中固执地采用3后卫战术被认为是导致惨败的根本原因之一。
然而,北京国安的名宿徐云龙对于球队这场失利却有着独到的见解。徐云龙认为,尽管塞蒂恩坚持使用3中卫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失利,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球队完全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。
徐云龙表示:“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态度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我认为球员们在比赛前没有做好充分准备,没有明确自己应该用何种态度去迎战。因为他们带着先前6-1胜利的骄傲来到了山东,在赛前准备时,每个人都没有充分重视,如果用1到10来评价的话,我觉得球员当时的状态只有五六分,勉强达到七分。所以当球队在比赛刚开始就失球后,他们无法振作,继续失球之后就陷入了迷茫,等他们试图恢复状态时,却无从下手,无法再次找回状态。”
从逻辑角度看,徐云龙的分析命中了比赛的关键细节。他指出球员们一开始就带着“6-1胜利”的心态客场作战,赛前的重视程度只有五六分,与比赛过程相符合。回顾比赛,北京国安在开局阶段快速失球,随后连续犯错,攻防毫无章法,特别是在落后局面下,球员们明显缺乏斗志和扭转局势的信心,这种状态正印证了“心理准备不足”和“态度问题”。作为曾在北京国安效力多年的名宿,徐云龙对球队氛围和球员思维有着更深刻的了解,他从个体主观因素出发分析失败原因,弥补了只关注战术层面的局限性,为解读这场失利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。
然而,客观来看,徐云龙将国安惨败仅归咎于球员的态度和心理也存在局限性。塞蒂恩坚持的3后卫战术与北京国安球员的技术特点和战术惯例确实不相匹配,塞蒂恩的临场调整反应迟缓,这两点问题不能被忽视。在3后卫体系下,北京国安的边路后卫面临巨大的防守压力,中场拦截的能力不足,导致山东泰山轻松地多次穿透防线。这种战术上的被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球员的心态失衡,使“态度问题”更加突出。此外,在处于被动局面时,塞蒂恩没有勇敢作出人员调整,显得有些优柔寡断。所有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北京国安在这场比赛中的惨败。
总的来看,徐云龙的观点虽然有其合理性,但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明显的片面性。你认同徐云龙的看法吗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。
